Hi,这里是有朴的第二大脑。
很高兴与你相遇
Homepage Archives Tags About Me Links

「有谱talk」2023年的就业寒冬与我有什么关系?

周末第一次参加了线下的茶话会,见到了久闻大名但是未闻其人的互联网导师。

茶话会本次的议题主要是关于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反观临近毕业的博士生到底能做怎么样的工作?

近几年的行业形式有目共睹,从燃石初期的大批量融资到现在的不断裁员,都反应了疫情以来钱非常难赚的情形。但是于此同时,互联网公司,比如字节、百度、AMZ也都把一定的资金投入了生物医药行业,主要目标当然都是precision medicine,其中不仅囊括了各种类型肿瘤的早筛,当然还包括未来即将大力发展的生物医学大模型。

首先来聊聊互联网导师。本人的互联网导师有很多,有远到在阿美莉卡做data scientist的,也有近到就在上海做博士后的。把技术流和思维流当作一个区间的两头,则可以对我的互联网导师做一个精细的排布。这次碰头的互联网导师,虽然在技术上,我认为没有那么大彪悍(相对的),但是在思维层面上绝对是杠杠的。原因:写的帖子能够很精确的拿捏特定方向的骨架,再逐一展开,描述细节。这种能力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比会几门编程语言要难得多,需要经过不断地训练、反思,才能锻炼出来的“提炼知识”、“直击痛点”的能力,换个角度来看,那就是学术炼金术士。

其次,也就是最重要的部分,再来聊聊这次的收获。结合我最近写文章以及整合项目的经历,我愈发地意识到,只有技术是不够的,思想在技术之上。若要举例论证,奥本海默无疑是近期大家最熟悉的例子。他的计算以及数学能力并不是曼哈顿项目中最出众的,但是他对问题的理解以及直接痛点的能力是极强的,这也是为什么他才是团队的领导人。技术到了一定程度,够用,能够完成自己的目标就行,再到深入,是Geeker,极致的个人体验,倒不一定能够为团队做出贡献。尽管如此,我想表达的不是技术不重要,技术重要,但是当技术掌握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思维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就好比甄嬛为什么能够在宫斗中胜出,因为思维领先了别人一个层次。此外,技术人员在本土内部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也是一个原因:“你不干,总有人会干”这样的理念宛如巨石一般压在了搞技术人的头上,谁还会安心的搞技术。

研究生一年截止到目前,啥都没做出来,但是却让我涨了不少见识,学到了很多东西,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总归还是在进步。到了年底冲业绩的时候了,该挣扎挣扎,但要保持一个“稳”的内核,就好比甄嬛说的“就算别人瞧不起你,咱也不能瞧不起自己”、“与其羡慕你所向往的,不如成为你所向往的”。

写在后面

  • 甄嬛和九菇凉,是目前国产剧中我最喜欢的两位女性角色,有勇有谋。
  • 甄嬛最后一次回宫,心中喊的口号,必是:“都给老娘闪开,别挡着我搞事业”